葉淺予《逃出香港組畫》

  • 2006年05月23日

出版:《中國漫畫書系•葉淺予卷》第90-91頁,河北教育出版社, 1994年8月
         《細敘滄桑記流年—葉淺予自傳》第142、144頁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2006年2月

展覽:1941年,廣西桂林
           “葉淺予漫畫展”,1947年8月1日至3日,(湖南衡陽)萬國商場內蜀低大禮堂
           1942年,四川重慶
           1943年,印度加爾各答
           “葉淺予畫展”,1947年4月3日至18日,(紐約)New School For Socia Research
           1947年,波士頓
           1947年,特立尼達西班牙港

來源:拍品直接征集自畫家家屬。

有論者認為,30年代的上海漫畫是中國現代美術的先鋒;而葉淺予正是30年代漫畫的代表人物。

當代繪畫部分概述

  • 2006年05月23日

當代中國水墨畫藝術的一個重要特點,就是創作實踐的多元化,畫家們日益面向自我的現實,反映個人獨特的思想情感,而在藝術語言上,也更多地從西方藝術中吸取造型觀念和手法,尤其是新的表現、象征和抽象方法,來豐富水墨畫的表現力。從此次誠軒春拍的當代部分拍品中,就可清楚地看到這一趨勢。

作為中國畫壇的元老級人物,張仃這次有兩幅的作品參拍。一幅焦墨《天都晴雪》,一幅焦墨淡彩《雨過青山夕照明》。張仃晚年,以焦墨為世人稱道,但他對焦墨和色彩這兩種傾向性都非常鮮明的語言方式融合的探索,則集中于焦墨淡彩一道,描繪太行山的《雨過青山夕照明》,是他探索這種新樣式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,在風格、力度與尺寸上,都有一種令人震撼的力量。而同樣取法太行的賈又福,作于90年代前后的《暮靄》、《牧趣圖、《歸薪圖趣》,則呈現出與張仃迥然不同的風貌,相對張仃對筆法的重視,賈又福更強調墨色的表現力,在水墨氤氳中抒發自我對家鄉的情感。

周思聰是新中國成立后從學院派走出來的杰出畫家,她以自己的天才和不懈的探索精神,為當代水墨畫藝術樹立起一座新的標桿。這次誠軒有幸征集到她的數件佳作,幾乎完整涵蓋了她一生的主要風格,從1977年與盧沉合作的寫實風格《版納小景》,到《消夏圖》這種筆墨小品,從《綠天》對水墨暈章的追求,到《傣女風情》對線條的探索和對形的解放,到《林曲》、《風雪夜歸人》、《晨溪》這幾件彝女題材的佳作,再到意境沉郁傷感而微妙的《墨荷》,清晰地顯示出她在藝術道路上的探索軌跡。與周思聰大致同時代的楊延文、徐希,則分別從自己的油畫與版畫基礎出發,在作品中強調色墨交融的趣味,楊延文強化了毛筆的書寫性,徐希則突出了構圖的完整性與色彩的現代感。同為女畫家的聶鷗與胡明哲,聶鷗主要是從鄉土出發,用拙中蘊秀的畫筆描繪自己的鄉土經驗;胡明哲則更重材料與形式的探索。

北京誠軒拍賣李可染〈煙江夕照圖〉1540萬元人民幣成交創新紀錄

  • 2005年12月08日

北京誠軒拍賣公司成立后的首次拍賣于前天(11月八日)順利落幕,中國書畫中,李可染的〈煙江夕照圖〉以1540萬元人民幣,創下李可染作品歷史新高的成交記錄。同時中國油畫雕塑拍賣中,羅中立的作品〈夏風〉以178萬2千元人民幣,創下羅中立作品歷來最高的拍賣成交記錄;當代油畫周春芽的作品〈黑根一家--男主人和女主人〉也以77萬元人民幣,創下周春芽作品歷年來最高的拍賣成交記錄,以及劉煒的作品〈不要臉〉是以45萬1千元人民幣,也創下劉煒作品歷年來拍賣最高的成交記錄。

總計誠軒拍賣公司這次瓷器、油畫雕塑、中國書畫、郵品錢幣四個項目拍賣的總成交額為1億6858萬余元人民幣。

「善哉扇齋--黃天才藏扇」專拍,創下百分之一百、2254.8萬人民幣的成交記錄,這是拍賣史上成扇專拍首次的百分之一百成交記錄,總成交額高達原本預估價的將近七倍,全場成交最高價的拍品是明末王建章的〈雙面畫扇〉,成交價為77萬人民幣,成交價為預估價格的將近十倍!

太平風雨咸豐朝 話咸豐官窯——典藏雜志No.156 鄧成清

  • 2005年09月20日

今年11月初北京誠軒拍賣首拍,瓷器工藝品拍場征集到10余件清咸豐朝官窯精品,推出「咸豐別藏」專輯,是歷年來海內外拍場單場出現數量及質量最高的一次,本期特刊出此篇專文,讓讀者深入了解咸豐官窯的稀有與重要性。

太平天國與咸豐官窯的興衰咸豐帝即位后接到的第一分奏折,是欽差大臣李星沅所奏之「廣西潯州府屬之金田村首韋正、洪秀泉(全)等,恃眾抗拒……,詔命貴州巡撫喬用遷再調黔兵一千人前往廣西……,又命兩廣總督徐廣縉于粵海關稅等款內籌撥餉銀二三十萬兩,迅速解往廣西……」。因此隨著新皇帝即位誕生的咸豐官窯,一開始便揭開了坎坷的命運。

咸豐元年9月,太平軍取永安后一路北上,咸豐2年12月進入贛南道州,之后迅速北進。咸豐3年元月攻克武昌,隨后沿江攻城略地東進,3月直取南京并建都名天京,隨即西征沿江回攻,6月已經到達景德鎮鄰近的九江南昌一帶,之后轉戰贛省各地,從(表一如后)可窺知太平軍與咸豐朝、咸豐官窯的重大關聯。 除此之外,前朝以來的龐大戰爭賠款、各地嚴重的天災、鎮壓內亂的龐大軍費支出等因素造成空前窘困的財政;復加上后來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及賠款,終于給了咸豐官窯致命一擊,直到咸豐帝卒未能恢復。官窯廠直至同治5年才由李鴻章銜命復窯(也有一說謂御窯廠于同治3年即已恢復燒造)。

誠軒善哉扇齋專拍?精品可人——典藏雜志No.156 楚國仁

  • 2005年09月20日

市場充滿期待的北京誠軒拍賣,首屆大型拍賣將于今秋11月初舉行,所推出的黃天才珍藏「善哉扇齋藏扇」專場,精選的200余件各類成扇,也令藏家買主充滿期待,本文率先介紹其中部份精品以饗讀者。

明末清初,王建章〈雙面山水畫扇〉;王建章,字仲初,號硯墨居士,福建泉州人,善畫佛像、山水及寫生花鳥,山水宗董源,筆力雄健清麗,惲向(1586~1655,山水師董源、巨然,侄惲壽平少時師之)謂其畫「墨有五采,非世人所知」;此扇作于崇禎5年(1672),幽林杳杳,溪流淙淙,墨色清潤,濃淡相間,情趣自生,與惲向贊語極為吻合;王建章性情廉重,非知交不輕落筆,所以傳世之作極少,而成扇又為書畫作品中最難保存的形式,此扇傳世 370余年卻仍品相完好,極為難得。

潘恭壽(1741~1794)、王文治(1730~1802)書畫扇。王文治,江蘇丹徒人,字禹卿,號夢樓,乾隆朝進士,官至翰林院侍讀,書法與梁同書齊名,此扇所書呈現出書宗董其昌的秀逸氣韻。潘恭壽,江蘇丹徒人,字慎夫,號蓮巢,善人物、仕女、佛像、花卉,此扇所畫極為特殊,為臨明代吳門諸家 9人合作畫及彭年題款共10人的作品,展現潘氏絕佳的摹古功力,為十分少見的題材;此扇為張學良舊藏,出現于1994年臺北蘇富比春拍「定遠齋書畫」專拍。

欧美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九,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色拍拍,大屁股熟女白浆一区二区,免费高清自慰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