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t 54
吳湖帆(1894-1968) 夢游種藥
鏡心 設色紙本
壬午(1942年)作
估價(人民幣):3,000,000-3,800,000
成交價(人民幣):3,680,000
題識:種藥為生業,彈琴悅性靈。中宵煮白石,平旦誦黃庭。茶熟眠初起,兒扶酒半醒。意行無定處,猿鳥共忘形。
壬午冬日晝寢,夢游是處,似曾相識,究不知是真是幻?;秀本弥?,即秉筆寫之,大有清湘意味。殆一僧者即大滌耶。因錄放翁詩補空。董文敏曰:畫境與詩題,正不必合也。倩盦吳湖帆識。
鈐?。嘿槐Q畫印、算如此溪山甚時重至、梅景書屋
尺寸:76×43 cm. 約2.9平尺
出版
《梅景畫笈》圖版33,梅景書屋,1943年
簡介
說明:上世紀四十年代是吳湖帆山水發展的盛期,這一階段的作品最能體現他的藝術成就。1942年的《夢游種藥》寫夢中之景,一灰袍僧人孤立在山崖環抱的古寺旁,似與塵世隔絕,清新明朗。畫家自言此幅有“清湘意味”,清湘即清初四僧之一石濤。吳湖帆山水自四王上溯明四家、宋元諸賢,簪纓世家的出身,決定其審美追求含蓄典雅,故繪畫的取法亦大致不脫正統一脈。石濤雖屬野逸派,但他以明末貴胄之身出家為僧,進而成為畫壇鼎革之際的代表人物,下筆自有清華超逸氣息,故成為吳湖帆傾服的對象。此幅中遠山的渲染、滋潤的筆墨、草木的恣肆蓊郁之態,均極得石濤神韻。
1942年,抗戰方殷,吳湖帆幽居滬上,心情之郁悶可以想見。石濤生逢亂世,遁入空門,或許正契合了畫家內心深處的某種向往,“殆一僧即大滌耶”,夢中與石濤神會,寫石濤,亦正是寫自己。又以隸書長題陸游描寫山居生活的《山家·首三》,雖托言“畫境與詩題正不必合也”,但傳達出的遁隱避世的心境卻是一致的。通幅筆墨華滋,氣韻生動,仿如快活的美夢,屬寫心、自賞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