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 Lot 420
吳冠中(1919-2010) 桂林
鏡心 設色紙本
估價(人民幣):1,800,000-2,500,000
成交價(人民幣):2,530,000
鈐?。簠枪谥杏?、八十年代
尺寸:48.5×68.8 cm. 約3平尺
簡介
1972年冬,吳冠中因赴貴陽探親途經桂林,甲天下之美景給畫家提供無窮靈感,桂林畫題肇始于此,之后數度寫生,開啟持續二十年的系列創作。桂林的重山、江水、竹林,通過油畫與水墨的不斷淬煉、解構、再造,新意頻出,見證畫家與桂林的不解之緣。
“當看到桂林山水重重疊疊,其倒影連綿不絕,我淹沒在山與影聯袂揮寫的波浪中了”,吳冠中曾試圖將此景色攝影留存,卻發現與所觀所感相距甚遠,“前山后山、近山遠山、山高山低……超越透視學的規律……奔向眼前來”,他眼中的風景是有著活躍神態的、具有動勢的,唯有通過畫筆取舍重構,主觀感受與自然風景交融,才能將個人的審美感受發揮到極致。
拍品《桂林》約作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,類似構圖最早見于1973年的豎幅油畫《桂林景色》,本幀更接近1977年初稿、1996年改筆重構的油畫名作《桂林》,可見畫家對鐘愛題材之千錘百煉。
畫中以山勢為主體,遠山如屏,以淡墨掃出,重重疊疊,層次分明;近景山巒渾然拔地而起,濃墨或勾或染,表現出山石的厚重體積,在墨團中混融暖色,如有光影流淌。民居錯落于重山的懷抱中,黛瓦白墻,右下角江水平靜,倒影淡抹;青、粉、黃等色點躍動于山巒、民居、雜樹間。經過“移花接木”之后的構圖,蘊涵著層次及結構的美感,物象之間輕重、虛實、息止與流動的對比,譜出節奏與韻律,體現畫家一己之美學。